找到相关内容435篇,用时2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如何修持心经

    般若经》的心要很简单,般若是智慧,智慧的体性是空,整个在讲空,但这个空跟小乘的空不大一样,是具足大悲的空,所以说“般若波罗蜜”。   如果我们以《般若心经》做精髓,去深刻体会,再以《般若心经》为根本...因缘,来宣说自所证悟的内容时,也希望透过这样方便善巧的教化,而使不同因缘的人,皆能体悟佛陀的证悟内容,而跟佛陀证得等同的境界。   《般若心经》,就是我们直接掌握摩诃般若波罗蜜之心髓的经典。要达到...

    洪启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2230779827.html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㈠

    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比喻。比喻佛说法好像狮子吼似的。狮子一吼,百兽皆惧。 第六:法喻立题。譬如本经,般若波罗蜜是法,心是喻,所以这部经是法喻立题。以上三种立题叫复三。什么叫复呢?复就是重复,也就是两种合到一起,...

    宣化上人讲述

    |心经|非台颂解|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0/2328221782.html
  • 罗一鸣居士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序

    苦厄,明般若之出现世间,乃为除世间一切苦,亦即大经所赞叹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心念慧益一切众生,当以一切智智知一切法,度脱一切众生,除佛智慧,过一切声闻、辟支佛上等等殊胜功德。经末尊重赞叹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者,六百卷《大般若经》之心髓也。文句简约,而赅摄般若甚深广大之义,得其心要,故名曰《心经》。代有翻译,共有七本,然唯以玄奘法师之译本流通最广。且有藏、蒙、满乃至英、日等文字译本,...

    界 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4442593.html
  • 佛法不共世间法

    巴利文跟这些诱人的事物对抗!我们出家人常要你们观“般若波罗蜜”、“般若乌波波罗蜜”和“般若波罗蜜波罗蜜”,可是现在的人听到这些字眼,却都不懂它们的意思,不论其文字或象徵的意义,都没有深深地烙在他们心底。因此,光听闻巴利文并无法让他们对佛法有所体会,它们的真意:智慧(般若)是在十度中寻得和具备的。这些巴利文所象徵的是,智慧是在十度中寻得与具备的。所谓的十度如下:布施、持戒、厌离、智慧、精进、忍辱、...

    阿姜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63644932.html
  • 关于“爱见大悲”

    大悲。菩提心生起之后,在菩提心的摄持下,修行般若波罗蜜,去除爱见,将爱见大悲转化成无缘大悲,可能是多数大乘行人要走的路。  回到这个问题:“如何看待众生的痛苦,不为‘悲魔’所控?”本人认为,欲利益众生的悲心,是最可宝贵的大乘之根。即使其上附会了爱见,此爱见大悲亦可成为发起殊胜菩提心的亲因。修习般若波罗蜜多要对治的是爱见,绝不是大悲。  西园寺《人世间》杂志总第七期:认识菩提心 ...

    奉心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3145526.html
  • 显密

    力伟功速,故教人即身成佛。无论是三乘或五乘,最后都要归于一乘即密乘(佛乘)。前几乘是为佛乘打下基础,佛乘则是前几乘的必然归宿。  密法因殊胜异常,被誉为佛法中的“醍醐”。《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将佛法“摄为五分:一素咀缆(经),二毘奈耶(律),三阿毘达磨(论),四般若波罗蜜(般若),五陀罗尼门(真言),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此五法藏譬如奶、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契经如乳,调伏如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05554908.html
  • 解脱之门

    金刚经》中,佛陀问:“于意云何?须菩提,可以身相见如来不!”须菩提回答说:“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须菩提用的是般若波罗蜜的语言,这就是为什么他说“如来所说...波罗蜜辩证法。它是佛陀教给我们用以使我们从名相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工具之一。  让我们试着去理解一下般若波罗蜜辩证法吧:所言茶杯者,即非茶杯,是名茶杯。所言我者,即非我,是名我。当我们深入地观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3756738.html
  • 显教与密教

    深秘难究者,力伟功速,故教人即身成佛。无论是三乘或五乘,最后都要归于一乘即密乘(佛乘)。前几乘是为佛乘打下基础,佛乘则是前几乘的必然归宿。   密法因殊胜异常,被誉为佛法中的“醍醐”。《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将佛法“摄为五分:一素咀缆(经),二毘奈耶(律),三阿毘达磨(论),四般若波罗蜜(般若),五陀罗尼门(真言),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此五法藏譬如奶、酪、生酥、熟酥及妙醍醐。契经...

    熙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54857629.html
  • 《般若经》与《现观庄严论》之注疏

    利论师著《般若波罗蜜多藏键论》。   四、迦湿弥罗达摩室利论师著《般若波罗蜜十万颂广释》,此为独一合释《般若十万颂》的一种。   五、尊者弥底论师著的《十万颂、二万五千颂、八千颂般若母三义顺同八...  解释《般若经》的论著,汉译本不,主要有圣龙树菩萨所著的《大智度论》一百卷,是解释《大般若经》第二会的文词义理微妙甚深实相之义,及解释第九会能断金刚分的《金刚经论》等。   藏译解释《般若经》...

    任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44459428.html
  • 忍辱行与社会责任

    忍辱行与社会责任   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林国良   大乘六般若波罗蜜之一是“忍辱”,“忍辱”是大乘信众的基本行持。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分析,忍辱实际上主要着眼于个人,是为了转变个人的心行和业报,以获得解脱。忍辱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个人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中一切使自己不顺心或对自己不利的现象,如对自己有不满、有怨气、乃至有仇恨的人,或...

    林国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5060210.html